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7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摸索阶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2003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实践证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中求进”成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稳,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之下显得格外珍贵,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35个“稳”字体现的正是中央对于未来经济工作的导向性判断。而作为宏观调控中最灵活的工具之一,货币政策引发各方密切关注。在当前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工具将会开启指向“稳增长”的服务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2012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在面临经济下行风险下的货币政策,“稳”与“健”的火候必然会与今年有所不同。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完善进行分析说明。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哲学依据。
17-18高一下·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的会议于12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二文科班的同学开展了以“聚焦经济会议,关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归纳出以下看点:
【看点一:2013年主要任务】2013年中国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夯实农业基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看点二:改革进程要提速】改革是我国最大的红利,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最根本的举措。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并表示将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同时强调,改革要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中国区域广阔,国情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看点三:税收政策会调整】会议指出,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意味着“限购限贷”政策还会延续,而扩大房地产税试点预期也会有实质性进展。会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持续,明年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营改增扩围和企业所得税减税将成为明年减税的重点。而在财政支出方面,未来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调整支出结构,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是投入重点。
(1)结合看点一和看点三,运用经济生活“财政与税收”的知识,分析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财政税收政策的总基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要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3)结合看点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解释说明为什么改革是我国最大的红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18日——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临诸多新课题。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这个根本要求,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如何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
(2)请从唯物论角度,就如何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材料二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系统部署2024 年经济工作,对做好经济工作重要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会议提出了“五个必须”,总结规律,启迪未来。当前经济运行中既有短期问题,也有长期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在2024 年及未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支持政策,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材料二   会议明确了2024 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精准有效。 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中偏松,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货币政策延续整体基调,但也出现了一些调整,与去年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表述相比,根据现阶段的情况,本次会议提出的“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强调了“持续”“重点领域”。

(1)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的必要性。
(2)运用“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蕴含的辩证智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