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12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授予“地球卫士奖”。
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世界诠释了“美丽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先进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往事越千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2017123日,《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技术,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构建起国人与文物之间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人、跟生活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起来;同时成功联结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独特价值贡献给了世界。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宝藏》节目是如何使文物“活”起来的?
材料三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而且需要有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来推动,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
(3)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4)请就中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提两点建议。(要求: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
17-18高二下·山东德州·期末
知识点: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