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而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材料一   2014 年以来,针对山区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某县每年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村级道路桥梁建设,修建村级道路440余公里,道路修通后,该县某村农村电商驶入发展快车道,通过物流货车、农村客运班车将城里的商品送至村民手中,还可以向村民售卖土特产,实现“网购”和“土货”购销的双向流通。真空预冷车可以直接开到水果采摘的田间地头,实现了果品的全程冷冻运输,提高了品质,也提升了价格。专业合作社的苹果、蜜桃已经远销英园、俄罗斯、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共出口1万余吨,销售额1500万美元,之后又引来了红枣、饲科和香菇生产加工企业,建了44个蔬菜大棚,建成了万亩核桃园区,总投资达到1.3亿元,年创收2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
材料二   江苏省徐州马庄村, 依靠对“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坚守,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他们组定的苏北第一支农民钢管乐队,由20多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组成,他们自己编排小品、快板、舞蹈、歌曲等节目,寓教于乐,非常接地气,农民乐队还利用自身优势,编排了一系列正能量的作品,如《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两学一做”促发展》等,用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节目送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村里每年都会表彰“十佳公婆”和“十佳媳妇”,乐于参与、建功立业、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马庄,大年初一就拉开春节运动会的序幕,元宵节有向会,三月初八有庙会,其他重要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文化知识科学讲座。
如今的马庄,已经拥有“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不仅塑造了奋发向上的马庄精神,而且让老百姓在富起来的同时也文明了起来。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农村公路建设对该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马庄村文化兴村的成功对建设乡村文明的启示。
17-18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国家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二十年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在浙江开启,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开辟了浙江农村美丽蝶变,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乡村基层的实践样本。

镜头一   自工程启动以来,浙江省每年召开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地出台乡村治理工作、村民说事监督等规范,建设“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团”“百事服务团”等基层治理载体,促进了农村持续稳定安宁。

镜头二   各级财政“真金白银”投入。明晰生态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截至2022年底,美丽业态蓬勃发展,九成以上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村庄活力得到激发,各村纷纷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美丽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农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760亿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

镜头三   建成一批农村文化礼堂、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民书屋等,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既看得见山水,又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散发着历史底蕴的独特魅力。2023年4月,浙江全省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1643个,县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占比90%以上,17784个村实行“一村一辅警”制度,18886个村建立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工作室。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所诠释的人民价值,所释放的创造动能,不仅托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梦想,也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浙江省开启的“千万工程”是如何让“浙江农村美丽蝶变的”。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或《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作为乡村基层实践样本的“千万工程”对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启示。

材料一:从县城经商到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赵思旺少赚了不少钱,却没后悔。如今,大树社区从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落后的村,一跃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余万元的新农村。他把优秀年轻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让他们“熟悉群众工作,也让群众了解他们。”孔维玲,2013年9月通过安徽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招考,到肥西县双龙社区工作。刚一到任,孔维玲就走遍所有的村民组,她发现县里苗木产业发达,社区非常适合发展苗木产业,而几番劝说下来,多数村民都不愿转型。孔维玲自己先探路,带着村民搞起了电商,把经过造型设计后的苗木、绿植销往全国;为提升村民文化水平,她在黄花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农民文化乐园。带领村民实现共富。54岁的申学风是土生土长的张庄人,张庄村找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好路子,“梦里张庄”民宿饭店游客不断,错落有致的桐花书馆引人注目……同时,张庄村招来新三板企业奥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建厂,村里36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月不仅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中老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们,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云南省龙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县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有效对接,以农耕文化和抗战文化为载体,突出抗战文化品牌,着力打造以松山为重点的抗战遗址群,农家乐餐馆推出松山抗战系列菜肴,‘子高地’荷包蛋、‘马鞍山’砂仁鸡、‘狗头坡’酸木瓜炸猪脚等,都是本地农家菜。”一道菜就是一个抗战文化符号,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记住历史,勿忘国耻。深挖民族民间文化、依托剪纸、刺绣、染织、篾编四大文化板块,擦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名片。着力培植文化产业,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起了剪纸、刺绣、染织、民族乐器制作、篾编、傣味饮食等家庭作坊30多个。举办“稻花鱼节”、“山歌节”、“泼水节”、“火把节”等一系列活动。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融合“文旅农”要素,唱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为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解决群众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广场,积极谋划文化大舞台、纵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配置了农家书屋,配置图书和报刊等,群众一有时间就到农家书屋借阅养殖、学习了解种养殖专业知识和致富技能,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加油站”,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文化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加速器。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群众”的相关知识说明三位基层党组织干部为什么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云南省文化扶贫的措施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启示。
(3)2020年,是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实现之年,请你以此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从不同角度自拟三条演讲标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新征程   新作为

某电视台拍摄一组以“新征程上人民政协新作为”为主题的专题片,让我们跟随镜头感受新征程上的政协力量。

新征程新作为

镜头一:把牢正确方向,提高履职本领。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制度、工作台账、督查机制,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镜头二:针对突出问题,巧出实招化解。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针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委员采取一对一访谈、大数据分析、小范围研讨等形式,报送了5篇专题报告;针对芯片发展问题,组织部分专家型委员开展自主调研,报送了专业意见建议。

镜头三:创新监督方式,破解民生难题。北京市政协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23个高频共性难点问题,“一题一组”组建监督小组,推动形成群众诉求方、政府解决方、委员监督方“三方”参与的协商解决体系,为有关部门破解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支持。

镜头四:聚焦民生实事,深入协商互动。山东省政协持续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紧盯“一老一小”,精选“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托育机构普及普惠发展”等开展月度协商,提出26条针对性举措:深研“先行区建设”,开展网络议政,1500余人次参与,提出2500余条意见建议。

(1)小镜头折射大作为。“人民政协在新征程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领航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奇迹。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开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项目式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一   1952年,河北一个叫王国藩的农民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人们就称他们是“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第二年发展到83户,粮食亩产量从120多斤增长到了300多斤。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资料卡二   1978年冬夜,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在一张薄纸片上按下18枚鲜红手印,率先实行“分田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结束了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
资料卡三   1980年,广西合寨村全体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从合寨村开始萌芽的民主制度,如选举方法、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年终报告制度等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当中的重要内容。
资料卡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脱贫一线。到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解读创造中国奇迹的密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