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明确判断。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l)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积极影响。
(2)围绕高质量发展,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简述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018·陕西·一模
知识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 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 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 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过程中,国家如何正确履行其职能。
(2)结合材料,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论述在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原则和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国家需要发挥哪些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国务院下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材料二: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我国企业就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谋划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美元,220种工业产品居世界第一。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却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面临着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外再工业化“双重挤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政府为智能制造提供方向性指导,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财税、创新、示范推广、产业化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制造。
(1)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我国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材料二: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努力打造制造强国。
(2)结合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打造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