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02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2010·四川·高考真题
知识点:我国选举方式的变迁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宗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近200个国家,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不同,其国家制度、发展道路也必然各具特色,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各不相同。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我们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

近代以来,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政治制度,但都以失败告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斗争,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到2023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


2023年1月以来,中央和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词云”显示最突出的高频词是“发展”,其后排名前九位的依次为:经济、人民、医疗保障、绿色环保、人才教育、新冠疫情、民主协商、农民农村、创新。十项议题,绝大多数关乎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事实证明,中国式民主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问题”,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

材料三   2023年,中美两国开会大不同,中国议民生,美国忙党争。

美国国会2023年1月3日开幕后半个月内,针对各种会议相关发布内容和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经济”是最突出的高频词,但是“拜登”与“特朗普”几乎并重。

西式民主的实质是“钱主”。历史学家做过统计,从1860年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竞选经费占优的一方几乎都获得了胜利,有关统计显示,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两党耗资超过16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式民主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治理效能却不断走低。

近年以来,号称以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理体系的西方欧美诸国乱象频发,美国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对国会议员们很有信心的美国人仅占7%,创历史新低。有观点认为,“美式民主”频频失灵,“美国民主正在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正在成为“绝症”,“治疗方法”却变得越来越少……。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日益失望。

材料四   当今世界面临五大全球性挑战:地缘紧张局势、气候危机、全球互不信任、数字世界黑暗面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面对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中国青年作为未来中国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而世界对于中国青年的想法和作为也有很多期待。



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拔高训练(9--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 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小题1】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题2】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怎么辨别各具特色的政体形式?
【小题3】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如何区分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小题4】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知识,说明总统制和议会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小题5】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小题6】从政体角度看,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元首称谓不同?
【小题7】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总统制和议会制从根本上看无优劣之分?
【小题8】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小题9】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阐述“中国式民主能够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依据。
【小题10】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分析“美式民主”为何频频失灵?
【小题11】联系材料, 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知识,从我国政体和西方议会制度的比较中,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制度自信?
【小题12】环顾世界,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某校高二学生围绕“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西方国家权力制约机制。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同学们仿照桌游的形式,设计制作了“权力杀”纸牌。同学们设计了纸牌的形式,并完成了一张(如下图)。

请你结合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帮他们完成另外两张。
【小题13】在某校高一年级举办的辩论会上,要求选手就“我国民主发展不能照搬西方式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展开辩论。假如你作为正方的辩论选手(即支持以上观点),请简要列出论证的理论要点。
【小题14】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请你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两点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