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87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西南特大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严重旱情高度重视,对受灾群众高度关怀。我们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夺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材料二:云南省水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位于全国第三。云南山区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全省大部分山区长期处于一个“靠天吃饭”的状况,这些地方也是此次云南大旱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面对世纪旱灾的影响,云南省从政府到民众重新审视水资源利用问题,拟定多项措施欲改变大部分山区靠天吃饭的现状,集中发展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努力解决该省工程性缺水的弊端。
(1)为什么说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一定能够取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该省大部分山区怎样改变“靠大吃饭”的局面。
2010高三·江苏·学业考试
知识点:党的领导方式科学执政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