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30日,为了纪念老舍《茶馆》发表60周年、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国内首部四川话版《茶馆》在京首演。

四川话版《茶馆》一开演,就收获了观众的掌声。60年前的1957年,老舍的《茶馆》用简练的语言、简练的动作描写,把一个跨度50年、3个时代的故事留在了中国话剧舞台上。从人物、台词上看,四川话版《茶馆》极大地还原了老舍的剧本。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老舍创作《茶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四川话版《茶馆》的剧组查阅了许多成都茶文化的文献资料,对《茶馆》的演出处理,是在继承中寻找探索,没有沿袭老一套,这让剧本的内容更加生动。在四川话版《茶馆》中,有四川各地方言,演员原汁原味的表演丰富充实着茶馆里的市井气息,除方言外,一些川剧特色和四川元素也体现在该剧的表演和舞台布景之中。

四川话版《茶馆》借助先进的舞台技术和高超的表演艺术取得了成功,为中国戏剧人传承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舞台艺术精品。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四川话版《茶馆》的成功对我国文艺创作的启示。
17-18高二下·吉林辽源·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国家宝藏》,这两年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高质量和新颖的文化类节目,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和担当。

材料一:《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现代级节目,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光明日报》评论说,《朗读者》不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节目,它是用文字、声音加故事的三位一体的文艺表现形式打造的一档全新的“慢综艺”节目。《朗读者》每期节目以一个主题词作为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真实故事,通过朗读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把观众带入情景之中,震撼心灵,不仅是“我读你听”,更多的是一起分享,是情感的互动。《朗读者》节目里,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人生故事激发的正能量,以及朗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理想和美好道德。《朗读者》能够赢得观众,归根到底靠的还是节目的高品质和思想内涵。

材料二:往事越千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纪录片《国家宝藏》通过展示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的27件镇馆之宝,用多样化的舞台表演结合综艺表现手法来讲述这些顶级文物的前世今生,融入家国情怀、展示文化自信,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这一节目的成功,得益于创作团队的精心打磨,得益于舞美,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得益于内部9个外景摄制小组的精诚合作,得益于邀请的明星和素人守护者的精彩演绎。《国家宝藏》做到了“让国宝活起来”,成功联结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独特价值贡献给了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朗读者》节目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创新。
(2)有人认为:“文物只能代表历史,无法面向未来。”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3)请你就综艺节目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于2018年6月20日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发布,并很快在多家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批起了转发浪潮。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1)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像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微电影《红色气质》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3)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有着发展红色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请你给当地的红色旅游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