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首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书写了一篇篇精彩的中国故事。某中学高二年级组织厉害了,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新科技】过去五年,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高铁奔驰、“天眼”巡空、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我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新方案】从北京APEC到杭州G20,从达沃斯论坛到厦门金砖会议,从倡导“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多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这一东方大国正走进世界大舞台的中心,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综合评价上述观点。
【新贡献】由于秉持开放性增长理念,中国经济的每一步跨越都带动着更多国家一起获得更多的发展良机,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全球经济复苏。2017年12月11日,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其中,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约占三分之一。
(3)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2018高二上·江苏盐城·学业考试
知识点:宏观调控的手段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贯彻新发展理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两会”展现更活力的中国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因此,今年的“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世瞩目。

【小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伟大梦想,________起决定性作用。(     
A.进行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小题2】(多选)今年两会前夕,新华社在海外受众中发起一项“关于中国发展关键词”的调查,超过80%的受访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活力和潜能持续释放。调查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中国代表着信心和希望。该调查所体现的推理类型是(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必然推理D.或然推理
【小题3】(多选)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等。国务院机构改革体现出(     
A.人类社会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小题4】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瑞信等国际投行也纷纷调高预期。这体现出我国(     
A.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B.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载体
C.是世界发展重要推动者
【小题5】2023年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热词”。
(1)(多选)小明同学想要了解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查到并摘录了部分数据(如下表):
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2.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3.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并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1%,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1%;
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由上述数据,小明可以推得的结论有(     )
A.国家实力再上新台阶
B.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C.科技创新的成果丰硕
D.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2)小明同学又查阅资料,对“高质量发展”做了脉络梳理:

对此,小明认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对小明的观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多选)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们交流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     
A.如果未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B.如果我们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就能真正强大起来
C.如果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就说明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D.或者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国家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全球看,2015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实施“创新战略”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如美国制定“2015创新战略”,德国大力实施“工业4.0”与“欧盟地平线2020”等,都加强本国技术创新,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抢占行业新的制高点。近几年,中国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并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写入新发展理念。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中国天眼”建成,“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蝉联世界超算冠军,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次实现1200公里量子纠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亮相……
(1)请结合材料,阐释中国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依据和作用。
材料二   2017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在日内瓦共同发布了《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通过81项指标对世界127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创新表现进行排名。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22位,比2016年上升3位,成为唯一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创新差距不断缩小的中等收入国家。
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上升到56.2%。今天的中国,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技术产业、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网购、快递、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新动能,激发了国内消费,带动了新增就业,催生中国经济不断开新花结新果。

(2)请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创新是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材料三   为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发展,根据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每年一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都要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在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被誉为“火药王”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实现我国基因工程药物零突破的侯德云、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发明青蒿素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的于敏、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等,都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3)如果学校在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中,组织学生采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请你任选一位获奖者,设计一个采访提纲。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某校高一学生围绕“‘一带一路’这十年”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数据】

国家投资金额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占总对外投资比重

注: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等多种因素影响,2019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出现波动。
(1)请解读上表中反映的信息。

【感受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开辟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平台,提升了有关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拓展了新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2)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迎来更广阔合作空间。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注入更多正能量。

(3)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