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84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浙江省桐多市是“三治”建设的发源地。2013年,桐乡率先推出“法治为要、德治为基、自治为本”的“三治”建设。高桥镇是第一个“三治”试点镇,是因为当时该镇正经历大拆迁、大变革,各类矛盾和问题叠加出现。高桥镇在镇级层面建立运行“百姓参政团”,形成“大事一起干”的良性机制;村级层面建立运行“道德评判团”,形成“好坏大家判”的民间氛围;组建全方位的“百事服务团”,形成“事事有人管”的互助局面。让老百姓参与公共决策,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自己参与干,干得怎么样自己参与评判。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三治”建设对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

18-19高三上·山东临沂·期末
知识点:村委会村民自治的内容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浙江省桐乡市是“三治”建设的发源地。2013年,桐乡率先推出“法治为要、德治为基、自治为本”的“三治”建设。高桥镇是第一个“三治”试点镇,是因为当时该镇正经历大拆迁、大变革,各类矛盾和问题叠加出现。高桥镇在镇级层面建立运行“百姓参政团”,形成“大事一起干”的良性机制;村级层面建立运行“道德评判团”,形成“好坏大家判”的民间氛围;组建全方位的“百事服务团”,形成“事事有人管”的互助局面。让老百姓参与公共决策,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自己参与干,干得怎么样自己参与评判。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三治”建设对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某村位于县城东南9公里处,四周群山环抱,竹林郁郁葱葱。村民靠山吃山,主要依靠种植销售毛竹、竹笋发展经济,但收入微薄。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该村决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3)请你就该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以来,某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实践,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级层面,构建“网格+支部+党员先锋站"模式,在全市211个村社中建立网格支部713个、党员先锋站432个,做实做细了“党建+治理建立善治村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指导标准体系、考评标准体系、操作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注重定期评价与日常评价、部门评价和群众评价的有机结合。发挥''一约两会三团"的协同作用。"一约"即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以''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传播文明新风,综合运用物质奖惩、道德约束等手段保障落实。“两会'‘指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发挥乡贤的感召力,实现村社事务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三团"指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集成基层警务、水电维护、河道保洁、生活服务、便民医疗、法律顾问等服务,法律服务团由法学专家、律师、政法干警及法律工作者等资源整合而成,道德评判团由社会贤达、德高望重的老人、口碑良好的企业家等人士组成。经过多年实践,该市乡村治理已成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市的做法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