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6
2015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材料一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自身也要所作为,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腐败状况存在,管制太多,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到供给成本,致使创业型企业的存活率低。
注:制度性交易成本又称体制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材料二以前听到经济发展,第一反应就是扩大内需,刺激增长,现在需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供给侧改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说明我们现在看不单单是需求问题,还有供给不合理的问题,攻破供给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会使供给体系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材料三目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和研发成本较高,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传统能过剩,尤其是国有企业未来将是去产能化的主要承担者,研发和生产脱钩,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不高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如何作为。
(2)请你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3)请你以小经济学家的身份,为政府解决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8-19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知识点: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否定的原理及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央高层讲话的高频词。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l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首次提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材料二:在“新常态”经济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以下特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市场竞争避免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材料三:“供给侧”改革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去产能,而国企是去产能的主要承担者。于是某省政府召开了40多场座谈会,征求人大、政协、企业集团、专家学者等600余人的意见,逐步取得了共识。省国资委按照“弱化、深化和强化”的要求,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省政府依据省人大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法规,同时,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发挥监督职能,全力促进国企改革与发展。
(l)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及时政知识分析政府如何通过要素配置落实“供给侧改革”?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运用“创新”这一新引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在国企改革中是如何正确行使权力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机构性革命,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材料一

注: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
材料二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管理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充分合理配置影响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我国供给体系和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存问题导致的结果如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存问题导致的结果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总体上是一种外向型体系,产能消化和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现在外需减少,有些产能过剩了,转向内需很痛苦,有些甚至可能无法转向内需,“僵尸企业”数量增加
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但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产业还存在一定的“供给短缺”能适应排浪式从众消费,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安全性等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有些消费流向了国外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有些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未富先贵一方面产能过剩,产品不好卖,
另一方面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两头受压,削弱了盈利能力

材料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层面,需要通过构建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技术层面,需要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需要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上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补充完成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再到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都表明这项改革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去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现在,其作用逐渐缩小。由于生产要素的效率低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僵尸企业较多、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方面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十分紧迫。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中国制造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要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