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4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每位公民的日常践行。
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1月27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台北中华艺术馆开展。展示了山东省的木版年画、潍坊风筝、桃木雕刻等6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5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制作,台湾民众对山东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和传承人的精彩技艺赞不绝口,特别是久居台湾的山东老乡看到长久未见的家乡物品和听到浓浓的乡音,倍感激动和亲切。
结合材料,说明在台湾举办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文化意义。
17-18高二上·新疆·期中
知识点: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2)近年来,一些传统技艺逐渐“下沉”进课堂,一些非遗项目正在中国的校园内得到传承。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