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9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热情好客,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就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出了一条和平友善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之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并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这条古丝绸之路无限延伸了出去。
历史告诉我们,夜郎自大就会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又会错失机遇。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新一代“丝路人”抱着谦卑的态度,以厚重的“文化自信”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走出去中加强中华文明与沿线国家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要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新闻、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丝路精神的形成及其对促进经贸合作的意义。
(2)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7-18高二上·湖南娄底·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大力响应,3年来共建成果丰硕,各方普遍受益。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客、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材料二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互联互通,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的点状或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共商共建,互联五通,实现经济发展的互惠共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丝路精神对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经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请你就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