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病不能乱投医,得找准“病根”进行靶向治疗,治理雾霾,也需对症下药,监测并找准污染带。怎么测得准?如何找准污染带?北京市顺义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丰富经验和提高认识能力,并通过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为监察人员提供了精准督查方向。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利于人们精准施策,诊治雾霾。
随着2017年春节的临近,一则有关“春节不再燃放鞭炮”的倡议书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注,并被大量转发。众多市民呼吁: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春节不要再燃放鞭炮了。也有网友发出不同声音,认为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一部分,完全禁止燃放鞭炮并不现实。一位环保专家表示:“制定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既要考虑环保和安全因素,也要考虑公众需求,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应该实现综合平衡。”
(1)结合材料,谈谈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实现综合平衡的理解
(3)某小区物业准备向全体业主发出春节期间禁放鞭炮的倡议,请你就此拟两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6个字)
17-18高三上·内蒙古包头·期中
知识点: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传统文化的继承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十月本该是南京最美好的季节,可近日“秋高气不爽”,雾霾已连续几日萦绕金陵城。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健康呼吸,从治理雾霾开始”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政策影响】
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南京市气象台联合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2013年10月29日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日均浓度为117微克/立方米,超标0.56倍。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为减少灰霾天气,改善南京空气质量,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化蓝天计划控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决定加大力度实施“绿色南京工程”。
(1)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南京市政府的做法。
【理清思路】
高二(1)班同学围绕“雾霾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下观点:
观点一:雾霾天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还需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
观点二:雾霾天气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雾霾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时不能急于求成,关键是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加以论证。
【重在参与】
有人认为,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没有大家配合,再怎么治理都没有用。头顶着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3)作为一位中学生,面对南京雾霾天气,你能做些什么?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