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5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对促进经济交流,消除误解,彰显好国家形象日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在墨西哥演讲时,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递中国外交的义利观,还谈到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到好成绩的事例,非常接地气、平民化。他在法国访问时引用拿破仑的话提出了“新狮子论”,巧妙反驳了“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1)将中国声音传递出去,不但要讲故事,还要让对方愿意听。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愿意听中国故事。
(2)“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请运用意识的能动性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16-17高二下·北京昌平·期末
知识点: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5日,2017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在上海举行,现场发布了4篇2017年度中国好故事。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选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知识,分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
(2)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
4O.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5日,2017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的中国故事基地枫泾举行,现场发布了4篇2017年度中国好故事。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时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
(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昕提出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