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21
材料一: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二:《决定》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将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放在了首位。
材料三:《决定》在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时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党中央为什么要做出这一《决定》?
(2)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说明上述论述包含了哪些矛盾分析法。  
(3)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决定》的哲学依据。
201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辩证否定的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西宾馆召开。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简要回顾

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

十一届

1978年12月18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

1988年9月26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

1993年11月11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

1998年10月12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

2003年10月11至14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

2008年10月9至12日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

2013年11月9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

2018年2月26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党的历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的“异”与“同”。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根据《经济学常识》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改革创新。

材料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进入新时代,我国依然面临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破解新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浙江作为创新引领者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023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来5年将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00个以上,取得硬核科技成果500项以上,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科创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的系统工程;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化布局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行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加快构建全域创新新格局,实施全域创新能级跨越提升行动,打造科创走廊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创新能级、提升工业大县科创能力、赋能浙江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等。

材料三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202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现实需要,自觉对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目标、新要求。如在党中央机构设置上,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设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促进金融发展、防范国内国际的金融风险;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指导、支持、服务和管理基层社会治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评述。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是如何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我国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意义。
(4)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得出“只要做到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就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用“正确运用判断”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材料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有专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一项文化战略。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