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1
2016年6月长三角地区又迎来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未来将打造改革新高地,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合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盐城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也是长三角北拓门户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先导基地,处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位,是江苏沿海开发承南启北的战略支点,拥有对内对外的开放优势、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中韩合作的平台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绿色生态的宜居优势,成为苏北唯一入选的城市。
             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机遇属于盐城,但它决不会仅仅青睐盐城。对盐城来说,是机遇展露面前,挑战潜藏背后,考验也接踵而至。唯有行动和创举,才能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推动盐城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正确性。
(2)盐城文化资源丰富,如:淮剧、杂技、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盐城如何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打造文化品牌?
16-17高二下·江西上饶·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有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被纳入其中。在这些城市中,上海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改革的窗口,拥有巨大的资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是这一区域的发展核心;杭州近年来借助阿里巴巴的影响,正在朝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迈进;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重镇,也是国际港口名城;南京是打通长江经济带与中游城市互动联系的枢纽。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将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长三角地缘相接、人员经济联系紧密,许多司法案件的当事人、财产、住所等因素错综复杂,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主体不明,案件执行面临困难。对此,长三角各地法院积极作为:不仅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系统进行案件相关信息的查控,还通过系统技术标准传输数据,实现各地法院间的信息对接;立足当地实际,构建并不断完善司法协助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协助在服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各省市法院沟通协作,节省执行成本,提升案件执行效率;建立并完善司法协助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对长三角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形成跨区域司法保护合力,促进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的法院是如何解决案件执行难问题的。

材料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使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标“金融湾区”的纽约湾区、“科技湾区”的旧金山湾区和“产业湾区”的东京湾区,《规划》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综合湾区。建设大湾区并非易事,有机遇也有挑战。根据规划,国家将整合粤港澳三地区位、经贸、科技、制造等优势,形成更大合力,在更深入的合作中解决跨地域跨制度、供求失衡、发展差距较大、协同性不够等难题,到2035年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2)有人说:“跨地区跨制度等诸多难题,增加了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的难度。”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急需尖高端人才。请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出谋划策。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承载地,也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链接。

“大虹桥”助力新发展格局

“大虹桥”是“上海的虹桥”,也是“长三角的虹桥”,更是“面向国际的虹桥”。

2021年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绘就了“大虹桥”蓝图,以交通枢纽为基础,突破了原来上海虹桥行政区域范围,聚合了上海、苏州、嘉兴三地乃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优势资源。“大虹桥”正在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要素出入境集散地。一个全球高端要素配置的新高地、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平台正在形成。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有产业、商贸、会展等突出优势。虹桥商务区通过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建成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同时在金融、科创等方面发力,可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区域,加快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长三角区域已逐步在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搭建、交通互联、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合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定位升级、开放升级、功能升级的“大虹桥”,势必将成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载体。


结合上述材料,从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产业结构的角度论述:“大虹桥”助力新发展格局。
要求: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大虹桥”助力新发展的两条路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事实进行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