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3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用“绞汁”代替了中药常用的煎熬法,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获得了成功。
青蒿素成果是中西医携手合作的产物,整个中医药界都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否则,中医药只能是 “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一直面临不少尴尬。以青蒿素生产为例:
原料原料市场价格的跌宕起伏打击了农户的种植信心
生产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制剂生产很难获得国际认可
终端国际制药巨头因掌握更多青蒿素制剂专利,利润空间大且掌握价格话语权

中医药面临的现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其中,网友“小小中国梦”认为:国家应对中医药生产进行信息指导,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企业应降低中医药的定价以占领国际市场。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传统中医药需要坚持文化自信。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如何让中医药从“一筐草”变成“一块宝”。
(3)请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综合评价网友“小小中国梦”的观点。
2016·江苏南通·一模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辩证否定的实质文化自信辩证否定的原理及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企业,需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的原因。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请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
201510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材料二: 拉斯克评奖委员会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个人,这点燃了一个争议:奖项应该授予集体还是个人?无论蜚语再多,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观点
支持者科学研究应该要尊重“第一个发现”和“首创精神”,屠呦呦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在青蒿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反对者屠呦呦不能将功劳独揽。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如何传承中国医学提出两条方法论原则。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我国中医药发展和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契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屠呦呦在研读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素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医的“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到“高温可能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使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获得成功。她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么丰富的财富以及古人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考、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
然而,中医药这块民族瑰宝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在传承与发展上受到制约,中医药宝库挖掘的力度远远不够。对此有专家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传统中医药只有彻底打破传统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2009年中国中医药“打包”整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果,中西方医学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中医药很难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是其中原因之一。
(1)结合材料,说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文化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观评价材料中专家的观点。
(3)请你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就如何推动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具体可行的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