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有人认为:网络就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被称之为“自由的信息公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交换各自的信息,独立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另一方面,如何实现高效、善治的政府治理是各主权国家不断探索、创新并大力倡导的,其中,最理想的模式之一便是实现开放式政府的公共管理,即实现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 ”中,双方应该怎么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江苏省率先尝试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加快苏北发展振兴,推动苏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增强苏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鼓励支持苏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和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南北互动、区域协同、“四沿”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苏北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江苏省的精准扶贫是如何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
16-17高一下·湖北宜昌·期中
知识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政府的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