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7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反映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构成。
201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情况

注:1、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
材料二
2016年11月,我国大、中型企业 PMI 为 53.4% 和 50.1% ,分别比上月上升 0.9 和 0.2 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 PMI 为 47.4% ,低于上月 0.9 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
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材料三
2016年12月14—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Z省事我国实体经济大省,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省纪委组成巡视组,重点督查职能部门向企业“索、拿、卡、要”的违规行为;省人大组织调研,集中民意,出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精神和本省实际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取消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行政审批,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大力做好融资帮扶;政府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法制部门积极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组织实业家和员工学法,形成全社会懂法、守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新风尚。多方合力下,Z省安心实业的风气越来越浓。
(1)解读、概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Z省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是怎样贯彻依法治国的?
2017·江西·一模
知识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依法行政的环节依法执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经验。


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突出特征是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速明显回落,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新旧动能转换缓慢,原有增长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制造业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体现制造业生产的景气情况,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

PMI=产品订货×30%+生产量×25%+生产经营人员×20%+供应商配送时间×15%+主要原材料库存×10%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PMI变化情况



注:一般来说。制造业PMI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在下降。
(2)上图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根据该指数的构成要素,任选其中两个方面说明其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材料四:国家众多“利好”政策为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为了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责问题,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3)联系材料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实行一系列“利好”政策对发展制造业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某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切实强化和改进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该市政府坚持做到补位不越位、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全面公布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由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负责落实。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集群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实施产业网络化改造。组织实施“走进企业话节能”、能源审计,不断挖掘企业节能潜力,通过节能技术(产品)案例推介、节能服务对接,引导集群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实施绿色化改造。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该市发展制造业的举措进行评价。
材料一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反映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构成。
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情况

注:1、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一般来说,汇总后的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

材料二     税收政策会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假设某制造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9.8万元(其中包含企业每销售一件产品应缴纳的税额1.8万元),年销售量10 万件。现对该企业销售产品实行免税措施,免税后单价为9.2万元,年销售量为13万件。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为主动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全球工业大国都在全力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构筑全球新战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税负过重等老问题依然突出,弱化了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减税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 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选择。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体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材料一   表1:我国2020年1月至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注: 采购经理指数(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表2:我国制造业2020年2、3、11月采购经理分类指数

分类
指数
生产
指数
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
2月份49.550.647.549.846.3
3月份54.15250.948.249
11月份54.753.949.550.148.6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其中出台的分配政策强调,加大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分红激励以及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等实施纳税优惠;技术开发、服务等活动的奖酬金提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执行。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行上述分配政策对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激励导向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