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一个新的名词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新常态”。受国家发展形势的影响,普通日常生活也出现新常态。
材料一:进入2015年,即便经济面临交大的下行压力,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人不减反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教育医疗及社保改革等领域的投入均取得重要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材料二:受惠于2014年稳定的低物价水平,老百姓消费、能消费的选择更多了,频次也更密了。但同事人们越来越发现,虽然电信资费、银行收费等都在下调,但人们的消费开销却越来越大,总感觉钱不够花。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宽带上网费之外又增加了手机上网费;垃圾分类处理使卫生费上涨;买了房供房贷压力大,没买房房租年年上涨……
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材料以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
(1)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分析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什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知识,说明开销越来越大成为百姓生活新常态的必然性。
16-17高一下·河南周口·开学考试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3年,中央提出“区间调控”概念,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着力调结构、转方式;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即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2015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方面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升级并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需求转换,原有的供给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引发了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国人却在海外疯狂扫货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新动能,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每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中央统战部等部门,在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中央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全年会议协商计划,确定议题、时间、参加范围等,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通报民主党派中央。”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2016年政党协商(会议协商)计划》,调研协商座谈会位列其中。2016年7月6日,首次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中央统战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民革中央、民盟中央、民进中央、台盟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围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与党外人士进行了互动交流。
材料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目的要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使供给与消费需求相匹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不但有利于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和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影响普通劳动者收入的提高,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国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增加高端产能,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了,就可以更进一步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说明中共中央为何要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供给侧改革中各民主党派怎样发挥作用。
(2)结合材料二,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并分析说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应对疫情,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发展生产,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今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确立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涨,一些因素制约大学生就业,比如经济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略有下行。观念因素,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不选择自主创业。百分之四十五的大学生技能素质不适应社会需要。信息因素,大学生就业信息不通畅。对于今年高校的820多万毕业生来说,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是目前最紧迫的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2)结合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从国家和大学生自身角度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议。
(3)小微企业在方便人民生活、增加消费、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请为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