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9
201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的飞船顺利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1月3日,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望一甲子,中国弹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航天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中国航天人历经千百次的地面模拟实验,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行到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我国一步步坚实地迈向太空。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建成了练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探索浩瀚宇宙、发现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根据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为什么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发展的观点,谈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16-17高二上·重庆·期中
知识点: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送3名航天员奔赴“天宫”。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十六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再现了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名场面。“神箭”已至,叩问寰宇,中国航天人从筑梦、追梦到圆梦,用奋斗书写着一个个不朽传奇,我国航天事业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

这次发射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每一次发射都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每一次成功都是团队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航天强国梦”。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员景海鹏是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有人曾劝他:“你已经完成三次飞行任务了,还值得再冒险吗?”景海鹏回答说:“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我感觉叫创新梦想,只要祖国需要,随时准备飞行!”

中国在推进航天项目的同时,也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国际航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人认为,中国航天梦就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