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通过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发展的动力,引导人们矫正行为方向。
2015年,河南省开封市开展了一系列民族精神进校园活动。要求学校建立古代历史人物和传统民谚警句展示墙:举办有关民族精神的专家教育现场会:开展重温历史,感悟代替革命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9月16日,江南省“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报告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该校5000余名大一新生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聆听了报告会,在场的师生们被发生在50多年前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感染,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2015年9月27日,郑州市开展了以“践行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建设美丽郑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活动当天,在城区街道、广场,处处可见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市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开封市是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的。
(2)请你为郑州市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制订两条宣传标语,并且写出文化依据
16-17高二上·山西朔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化影响的来源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文化的载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志愿服务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着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文明风尚,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城市温度,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更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我,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材料二   截至2023年1月,B全市70%以上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非遗进景区”活动,市内旅游景区销售的非遗文创产品超过3000余种,400余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驻景区展示展演,每年举办各种展演展示展销活动5000余场次。B市某文化和旅游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放大“非遗+”效益。不过,当前B市“非遗+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融合不够深入、同质化现象明显、特色不够凸显、文化创意不足等。

B市某文化和旅游发展公司通过某招聘平台向社会发布了一批公司人员招聘信息。闫某某投递了求职简历,其投递的求职简历中,户籍所在地填写为“XX省XX市”。某公司查阅其投递的简历后,认为闫某某不适合招聘岗位,原因为闫某某系XX省人。闫某某认为,某公司上述地域歧视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严重侵犯了其人格权,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某公司向其口头道歉、登报道歉、支付精神抚慰金6万余元。

人民法院判令某公司向闫某某支付精神抚慰金9000元,由某公司向闫某某口头道歉并在国家级媒体登报道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我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法院做出这一裁判结果的依据。
(3)结合材料二,从创新思维角度,为B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更好融合发展提两条合理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