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7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扶贫开发在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央要求,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扶贫工作不能拖后腿,贫困地区不能掉队,贫困人口不留锅底。为此,谋生某省政府创造出了精准扶贫帮扶“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模式;扶谁的贫——发动基层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认定贫困户,再次基础上对3407个村36.7万贫困户158.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谁去扶贫——全省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干部进村驻点,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用什么去扶贫——筹集227.3亿元资金为“双到”提供支撑,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如何去扶贫——通过深入农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创造金融扶贫、劳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扶贫模式,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该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的理由,并就如何做好产业扶贫提出你的建议。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做好“第一民生工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16-17高三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科学决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的职能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经济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治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材料一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会议强调,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材料二 2017年7月17日,民革中央调研组来到毕节市贫困户家中询问致贫原因,掌握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中央的一项新任务。根据中央部署,民革中央对口贵州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一年来,民革中央出台《民革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方案》;组成6个调研组对贵州省已有脱贫攻坚任务的6个市州对口开展调查研究,并增设有民革组织资源的毕节和释西南联络组民革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对口贵州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重视扶贫的原因?政府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2)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赋予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所包含的政治智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扶贫脱贫是硬任务,脱贫任务重的地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材料二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推进,提高扶贫实效。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近生活;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雇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扶贫搬迁,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并说明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