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11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到2014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8亿人。但是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才提升的 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在全社会营造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促进了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材料二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宣布了一系列中国援助南部国家的新计划。其中包括:中国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对最不发达国家到2030年的援助力争达到120亿美元,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国、岛国2015年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等。我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目前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类型。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 约23%的产品出口。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并就国家如何提高人才的积极性提出三点建议。
(3)有人对我国政府对外援助表示不理解,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阐释对外援助的理论依据。
16-17高三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
知识点: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国家财政的作用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材料一:据2019年10月10日的《光明日报》报道: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是前15名里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中国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419万人,居世界第一,科学与工程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跃居全球第二。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提升至2018年的58.5%,2018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7469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的33%。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型举国体制,就新在从行政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新型举国体制,就新在从注重目标实现转变为注重目标实现与注重效益并重。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激发各类主体和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和释放科技主体的创新活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新型举国体制对于科技创新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