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二五”规划,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简称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曾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到将其列入“四个全面”的国家顶层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说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由。
材料二:《建议》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谋篇布局,展开设计。其中,“共享发展”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旨在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的目标。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说明把“共享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的依据?
(3)某班两位同学围绕青年学生与“十三五”规划的关系问题意见出现分歧。小敏认为,“十三五”规划是政治精英们该思考和落实的,与我们这些高一学生无关;小强则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中发挥作用。如果你赞成小强的观点,请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中任选两个角度,举出具体示例来予以证明。
15-16高一下·四川眉山·期末
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事的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材料二: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西部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难题:农业科技总体落后且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产销存在脱节问题;一线农民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现代科技接受能力较弱;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生产农产品、提高单产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理念仍然滞后。该县学习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后,决心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该县应怎样坚持创新发展以推进农业现代化。
(3)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共享发展的几个目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目标作为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提三点建议,并简要说明其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共、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广泛征求和吸取公民和各方合理意见,形成“十三五”规划正式草案。
2016年3月16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显著亮点,是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根红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城市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因此,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指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要使这一宏伟目标如期实现,就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追求绿色、厚植开放、共享发展”。也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真正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时期的行动指南,并以此引领实践,全面小康才能如约而至。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的政治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材料二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2016年政府工作,要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