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8
材料一: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供求是双方面的平衡关系,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晟终也会引起需求的变化,而且这种新的需求更可靠、更实在、更具有可持续性。
材料二: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文艺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文艺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但当前文艺领域供给侧作品,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由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猛发展所引发的高端文艺需求正在严重外溢,美国大片、韩国剧、日本动漫等大受追捧。国内文艺作品对广大群众和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文艺服务不足,国内受欢迎喜爱的文化产品不多。
(1)供给侧改革后,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请根据材料一写出下列选项中4个影响的序号,并正确填写其传导顺序。
①增加企业的负担                 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③提高供给质量                    ④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⑤海外代购(购物)增加       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2)有人认为,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就是要解决高端文化精品不足的问题。你认同此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3)请你为引导民众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拟两条公益性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15-16高二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生产决定消费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5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被视为“拉开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产能利用率在国际上一般衡量标准为超过80%至85%为比较合理,小于75%为产能严重过剩。
材料二:2015年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纪录;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不惜重金、舍近求远在海外疯狂扫货,追捧国外产品。
材料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强调扩大需求,到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供给品质,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松绑等多项举措化解产能过剩顽疾、提高产能水平,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1)材料一与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中低端产品明显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企业成本持续攀升,盈利能力下降,金融风险积累上升,房地产库存压力加大。“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处置“僵尸企业”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制定实施一整套处置“僵尸企业”的方案。同时,要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职工,降低经济社会风险。
材料二:为破解国企发展难题,贯彻发展新理念,S市从以下方面推进国企改革。

改革措施

经济学依据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管国企到管资本为主、减少审批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和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经营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材料三: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逾1/3,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突出表现为缺“核”少“芯”,少创新、缺技术等方面的短板。没有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就始终徘徊在中国组装这个水平。实现创新发展,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必须练就的内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破解发展难题,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理由,并分析处置“僵尸企业”给政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依据材料二,分析S市推进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3)结合材料三,请你就我国制造业如何解决缺“核”少“芯”短板,实现创新发展提出2条具体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