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0
数百年来,父母、亲戚和老板会给孩子或下属发“红包”以庆祝新年的到来。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发红包的人们正在放弃用红包做的信封,而选择通过手机转账。2016年2月8日,猴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80.8亿个,QQ红包42亿个,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派发电子红包渐成新潮流。有人担心,电子红包使年味变淡了,但有人认为,民俗是社会群体的约定俗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
(1)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红包变迁的理解。
(2)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请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5-16高二·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拥有中抽幻余年的历史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追求,至令依然是中国老百姓情感上最浓烈、最有仪式感的节日。围绕亲人团圆、辞旧迎新、祭祀祈福、娱乐休闲等主题,各地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春节习俗,例如拜年、贴春联、放爆竹、发红包、吃饺子、放天灯、舞狮舞龙、逛花市、逛庙会等。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不少家庭的年夜饭极到了酒楼,看春晚、短信微信拜年、抢电子红包等新年俗返渐流行,放爆竹也因为环保、安全原因被广泛限制……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不知年该怎么过了。也有人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支撑下,年味更浓了。
2016年12月,我国启动了以大国、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为重点的春节文化走出去工作。2017年初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春节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动春节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3)请从我国传统节日中选择两个,就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各提一条建议(除传统节日文化走出去之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