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4
材料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
“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邓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他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到让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材料二:201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四篇文章,对“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正德、利用、犀生、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彰显中华特色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善用外部备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要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
(1)结合材料一,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在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说明应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3)某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如果你以“关于中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的社会调查”为课题,请简述你的调查计划。
15-16高三下·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大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紧密结合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充分地吸纳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思想,实现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请你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指南”的理解。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及其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指引我们改变命运--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引领我们创造奇迹--富起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指导我们开创未来--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再一次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