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7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材料一: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
青年甲:我追求新技术、新体验、新感觉,所以,我总是尽量购买使用新款手机。
青年乙:我注重实用性、稳定性,不习惯Fw生操作系统,不跟潮流,确有必要才换手机。而且,换手机是要花钱的,省下的钱,攒着,也能多买些书看,心理感受也不错。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更换手机的态度,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相应的理由。
(2)你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过困扰吗?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困扰
解决途径
理论依据
山寨手机横行,品质良莠不齐;垃圾短信、网购欺诈、散布虚假信息,吸费陷阱多……
工商、质检等部门认真履职,及时检查监督,依法进行处罚。

有人利用移动网络的自由空间,传播病毒,泄露他人隐私,散布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③(其他困扰)
通过人大代表,向人大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拥有立法权。
16-17高三上·江苏镇江·期中
知识点: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内容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当前,“互联网+”融合到各个传统行业,衍生出新的价值,如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大数据显示,25—30%的图书、服装等商品都是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互联网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涌入。“互联网+”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互联网+”可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促进“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智能手机崛起,手机客户端架设桥梁,移动即时通讯、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等服务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阅读、听课、贸易、消费、娱乐的需求,可是人们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现象政治生活道理
山寨手机横行,品质良莠不齐;垃圾短信,网购欺诈,资费不透明,吸费陷阱多……
有些网民利用移动网络的自由空间,传播病毒,泄露他人隐私,散布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网络购物遭遇消费陷阱,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维权成本高。
网民可以就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拨打举报电话12377进行投诉。

材料三:在大众的视野中,互联网已如一根魔术棒,每与传统行业结合,就诞生新的提升。不过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进行过创业实践尝试的总体比例还不到15%,其中创业率不到1%,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达20——23%。全球创客空间已达数千家,国内只有几十家,处于起步阶段。
(4)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述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予以评析。
材料四 改变命运,要拼才会赢。只有通过劳动和创造才能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5)结合材料四,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但也会被过度收集、违规使用、非法泄露买卖个人隐私等行为所困扰。为此,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首次涉及个人信息保护。

2003年,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对个人信息立法研究课题进行部署,并征求专家和民众意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2017年,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

材料二   张女士在2021年12月3日购买了一套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该房将于2023年12月30日交付使用。最近,张女士频繁接到装修公司和房产中介的电话,烦恼不已。后经调查是房地产公司透漏了张女士的个人信息。张女士向正读高二的女儿和初三的儿子说起了此事,他们展开激烈讨论。女儿认为该房地产公司将妈妈电话、购房信息有偿透露给他人,已经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儿子认为应该在网上散布该房地产公司经营中存在大量欺诈行为的信息,把该公司名声搞臭。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所做的一系列积极探索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张女士子女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数据带来的便利,但也会被过度收集、违规使用、非法泄露买卖个人隐私等行为所困扰。为此,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首次涉及个人信息保护。

2003年,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对个人信息立法研究课题进行部署,并征求专家和民众意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2017年,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

材料二   张女士在2021年12月3日购买了一套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该房将于2023年12月30日交付使用。最近,张女士频繁接到装修公司和房产中介的电话,烦恼不已。 后经调查是房地产公司透漏了张女士的个人信息。张女士向正读高二的女儿和初三的儿子说起了此事,他们展开激烈讨论。女儿认为该房地产公司将妈妈电话、购房信息有偿透露给他人,已经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儿子认为应该在网上散布该房地产公司经营中存在大量欺诈行为的信息,把该公司名声搞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所做的一系列积极探索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张女士子女的观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