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反复强调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构建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至26日,习近平主席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举措。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指出,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就是,和平发展是人间正道,一切通过武力侵略谋取强权和霸权的企图都是逆历史潮流的,都是要失败的。中国历来崇尚和平和谐,反对强权霸权,已经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和党章,致力于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来谋求全球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20多次,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迄今,我们已经同 75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式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国内发展 营造了更为稳定、更加友善的外部环境。
中国全球伙伴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如下图:

注:“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也包括文化、环保、社会等;“战略”则意味着合作层次更高或者着眼点更高,双方从整体上、全局上、核心利益和未来发展趋势上都具有一致性。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的必要性。
15-16高二上·天津·期末
知识点: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为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现代化建设新理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材料三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也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的原因。
(2)有人从西方主要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殖民掠夺、霸权主义这一现象,得出结论:“国强必霸是必然的,任何国家都不例外。”结合材料二,运用推理的相关知识对这一结论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三,列举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并指出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意义。
2014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战略初显。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我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及部分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统计

注: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21.6%。
材料二: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欧论坛峰会演讲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材料三: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四国。中国主张各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构建真诚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访问期间,拉美媒体把最醒目的版面、时段留给了中国贵宾;中国将一套包括《北京青年》《老有所依》等作品的DVD光盘作为国礼赠予对方,明确表示将在巴西增设多所孔子学院,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为外国友人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
(2)结合材料,分析此次习主席拉美之行是如何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
(3)结合材料,说明中拉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主张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材料四:古丝绸之路是链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阐明我国对待中欧文化交流交融应持有的态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推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巩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我国坚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等,为推动全球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多个就业岗位。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中国举办的一系列经贸盛会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契机,搭建起各国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历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探索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结合这一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理念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赢得广泛国际赞誉的原因。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