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2014年11月1日晨,被称作嫦娥5号探路者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小嫦娥”顺利返回地球。这是继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40多年来,人类再度迎来从月球上空返回的飞行器。中国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传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实现了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会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具有无限性,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C.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月球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D.先进的工具、科学的计划能够确保我国探月实践的如期成功
【小题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三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真实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历史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社会性
【小题3】在直径为38万公里的地月空间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篮球,那么“小嫦娥”回家的返回的轨迹—“返回走廊”的大小,就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要想让“小嫦娥”准确进入“返回走廊”,无疑比百步穿杨难上百倍。但我国航天科技人员不怕苦不怕难,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尖端课题,突破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A.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必然促进事物发展
【小题4】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参加工程研制、实验、科学应用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着眼全局,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又好又快的实现工程目标。其哲学依据在于(   
①整体功能是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5-16高二上·吉林白城·期中
知识点: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月球的美好向往。这些神话向往从本质来看是(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类社会的产物
【小题2】“嫦娥一号”卫星进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也充分体现出哲学上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关于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运动与静止是根本对立的B.物质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小题3】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     
A.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小题4】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里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小题1】飞行是人类亘古的梦想。飞天梦想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的空想,翩翔的飞鸟、展翅的飞虫激发了古人对飞天的梦想。这体现了意识(     
A.是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
B.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小题2】嫦娥五号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开发,是中国第一个实施无人月球表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项目的最后一场战斗。实现地外天体的自动采样返回,进一步完善了探月工程体系,为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一定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由此可见(     
①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③对真理的追求是人们改造世界并取得成功的基础
④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可以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小题3】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神舟十四号乘组飞行历时6个月,成功地完成了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等任务。这表明(     
①完成科研任务是科学实验的目的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认识必须用科学实验来进行检验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小题4】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太空微重力对人体细胞的影响成为国家持续研究的课题。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人驻空间站,我国持续开展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以探索太空环境对人体骨组织细胞的长期影响。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错误是难免的
③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认识是上升的,新的认识优于已有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小题5】以中国“航天之父”饯学森为杰出代袅的几十万中国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数十年呕心沥血,攻坚克难,不断突破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载人航天从1999年至今二十多年间,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经历了无人飞船—搭载模拟人一航天员1人1天在轨→航天员多人多天在轨……神舟载人飞船、月球探测仪、祝融号火里车、数和号太阳探测卫星等航天器让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步伐从地月系走向行里际,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歇。
从实践的特点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奔月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2000年11月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2000年版)提出,中国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4年2月,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启动,分“绕”“落”“回”三阶段:三年内实现卫星绕月飞行,六年内实现月球车在月面软着陆并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把月球样品采回地球。

自立项以来,中国探月工程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航天工程的系统管理方法,汇聚全国包括港澳地区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协同推进、攻关攻坚,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从2007年到2019年,我国相继成功发射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卫星和探测器,完成了“绕”和“落”的任务;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火箭全力托举嫦娥五号飞向月球,23天后,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球。嫦娥五号承载着探月工程中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探月工程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我国将依据月球样品及数据管理办法,广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励国内外更多科学家参与研究,力争获得更多成果。


(1)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的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知识,说明中国月球探测活动带来的启示。
(2)请为月球样品研究的国际合作方式提两条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