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适中0.64 引用3 组卷6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S市市长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隐身”GDP增速,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等表达,更加明确和强化了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比如,提出“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里的“一隐一现”传递出强烈的转型信号以及科学的政绩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职能”有关知识,谈谈你对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的科学政绩导向的看法
14-15高一下·浙江宁波·阶段练习
知识点: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包头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和变革。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显著增加,R&D经费支出(即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1亿元,支出总额居自治区首位,此外,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研机构57个,平均每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一个科研机构。

2018年,全市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1:41.1:55.8,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改变了包头过分依赖第二产业、增长方式单一的局面,使包头的经济发展更加绿色、多样、可持续。

2018年,全市制定实施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实施了97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0.7%,提高3.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9微克每立方米,降低11.4个百分点。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进出口总额167.8亿元,较上年增长24.5%,其中,出口总额99.3亿元,增长132%;进口总额68.5亿元,增长45.8%

2018年,包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07元,上年增长7.2%;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35元,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及全区平均水平。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包头市党委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产业
2012年
2002年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第一产业
3.9
10.9
7
6.2
20.9
14.7
第二产业
35.1
40.5
5.4
67.7
43.2
-24.5
第三产业
61
48.6
-12.4
26.1
35.9
9.8
注:①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
材料一: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材料二:1990——2010年,我国政府占GDP的比重从11.7%上升到12.9%,企业资本收益从34.9%上升到42.1%。而居民劳动报酬从53.4%下降到45%。城乡居民收入比 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 23倍。
(1)描述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请你为结合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建言献策。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社会迎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一趋势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

材料一   下图为2016 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 比重

注: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达到41.5%。

材料二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迅速崛起。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在线教育等服务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但我国数字经济仍存在不少短板: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技术升级困难;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还需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数字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加大,企业与人才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材料三   2023年以来,S县多措并举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该县注重创新引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为支撑,打造智慧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优化电子政务运行管理机制,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政府服务进行精准优化,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了解群众的需求,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县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