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5
201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者的决定》。胡锦涛等为获奖者代表颁发了奖牌、奖章和证书并作了重要讲话。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年来,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4-15高二上·甘肃天水·阶段练习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我国决策实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30年来,中国航天人不懈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从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造实施。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本次任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刷新浩瀚太空里的“中国高度”,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载人航天事业是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为什么能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决策实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30年来,中国航天人不懈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从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造实施。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本次任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刷新浩瀚太空里的“中国高度”,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突破”的载人航天精神,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目,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载人航天是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