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
浪 费
2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中被倒掉的事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
节 约
有一种节约叫做“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做“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实物。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舌尖上的
中 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制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14-15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