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意同乘,是指行为人出于助人的善意,允许他人免费搭乘自己车辆的行为。

【案件过程】

小汪、小史和小陈是大学同学,三人报名参加同一场考试。考试当天,小汪开着合租车搭载其余两人一起去考场。因小汪驾驶不慎,造成车内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当天,小陈坐在后排只顾玩手机,对系好安全带的提醒充耳不闻。

小陈受伤最重,医院诊断小陈重型颅脑损伤、颅骨多发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视神经管骨折、胸部损伤,还伴随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小陈辗转多家医院,累计住院98天,花费医疗费共计41.94万余元,此期间小汪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经鉴定,小陈手术治疗后,颅脑及右眼两处构成十级伤残。小陈认为,本次交通事故对自己造成严重人身财产损害。交警部门出具《道路事故认定书》,认定司机小汪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小汪应向其赔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59.26万余元,后小陈将小汪诉至法院。面对小陈的索赔,小汪满腹委屈,自己当免费司机载同学是好意,要自己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于理不合。

【审判结果】

法院综合考虑本案情况,酌情减轻被告小汪40%的赔偿责任。经核算,被告小汪还需赔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等28.71万余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小汪主动履行了支付赔偿款的义务。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除外。

(1)结合材料,运用侵权责任的知识,说明法院对上述诉讼纠纷作出的审判结果的合理性。
(2)生活中上下班邀请同事搭便车,周末与好友相约同车自驾游等,都属于好意同乘行为。结合本案,从驾驶人和同乘人的角度,就如何面对好意同乘各提出一点建议。
23-24高二下·陕西渭南·期中
知识点: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朋友或同事之间通常会有搭免费“顺风车”的情况,如果在好心让朋友搭便车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朋友损伤或财物损失,那么驾驶人要为朋友 的损伤负责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 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案例   付女士与杜女士是多年的好友,一天下午,两人一起玩耍后,杜女士请求搭乘付女士的摩托车一起去美容院。因两人是多年好友,付女士便很自然地答应了,两人高高兴兴地去往美容院,谁知路上却与另一辆摩托车相撞,杜女士颅脑受到损伤导致偏瘫。 于是,杜女士便将付女士和另一辆摩托车驾驶人一同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共同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80余万元。法院经过审理,酌定付女士无证驾驶承担15%的责任,杜女士其本身也有过错,也应承担15%的责任。另一辆摩托车的驾驶人承担70%的责任。

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围绕“民法典保护受害人权益和鼓励善良 风俗”这一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 ②论据充分;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意同乘,是指行为人出于助人的善意,允许他人免费搭乘自己车辆的行为。好意同乘作为一种善意施惠、助人为乐的行为,体现了相互扶持、互帮互助的美德。

2022年11月21日,陈某明驾驶其所有的小型轿车与妻子张某妮返乡。共同务工的老乡李某厂、李某枝、张某禄一同搭乘返乡,陈某明未收取任何费用。返乡途中,陈某明将车辆交由张某禄驾驶。张某禄驾驶过程中变更车道,致使轿车与郭某伟驾驶的小轿车发生刷蹭,并撞向高速公路中央隔离栏,造成乘车人李某枝死亡、张某妮受伤、两车及高速公路不同程度受损。

随后,死者家属将张某禄、陈某明诉至县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包括医疗费在内的各项经济损失共计963372.66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本案的法律责任划分问题予以分析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