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农业观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大农业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发展适合大农业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大农业观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2024·广西·三模
知识点:构建新发展格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即不仅要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也要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认可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建设“一带一路”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还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是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先手棋,是向创新要动力,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将科技与各国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我国已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迈上新台阶,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升。放眼下一个1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将使中国更美好,也将使世界更美好。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