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创造“中国新文化”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借用古语“小康”生动描绘“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前景,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推进到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引经据典加以佐证,又经常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阐释。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系统论述。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谈谈“第二个结合”这一重要论断的形成过程。
2024·江西·模拟预测
知识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始终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历程


材料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论述。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述为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不仅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且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两者的结合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魂”和“根”的化学反应。


(1)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阐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融通根脉与魂脉,共建文明新形态”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逻辑清晰;术语规范;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2013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揭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是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大意义。
(2)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写两条感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