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多选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2
(多选)当前,登月存在一些技术难题,诸如:火箭运载能力不足,月面的探测技术不足以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长时间宇航员生存问题等。为了应对挑战,推动探月工程跨越式发展,可以(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登月阶段的技术难题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科技人员不断攻坚克难
C.坚持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D.坚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别国有益经验
2024·上海·二模
知识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探索:开启浪漫新征程

探索月球,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之一。我国探月工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这20年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20年。

【小题1】自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可见,这二十年是(     
A.热潮涌动的二十年,探索太空的版图不断扩大
B.创新驱动的二十年,探索太空的技术持续领跑
C.活力悦动的二十年,加强国际交流惠及全球发展
【小题2】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介绍,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全面开启。
(1)(多选)我国登月计划的持续推进说明了_____
A.实现探月目标是最高价值追求
B.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特点
(2)(多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命名为“梦舟”和“揽月”。“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揽月”取自毛泽东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新飞行器的名称体现了鲜明的_____
A.中国特色
B.时代特色
C.文化特色
D.科技特色
(3)预计在2030年之前我国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任务,完成“登、巡、采、研、回”任务。由此可见,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所运用的方法启示我们_____
A.把握逆向思维,正逆互补,用逆向思维弥补正向思维达不到的部分
B.把握质量互变规律,综合多个步骤的探索过程,实现全面探索目标
C.要保持“先知先觉”,运用超前思维,建立对事物未来情况的把握
【小题3】(多选)载人太空和月球探测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众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有代表呼吁加大航天科研投入;有委员建议加强航天领域军民融合;还有专家强调要加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两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的过程是(     
A.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
B.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C.依法履职、保障民生的过程
D.建言资政,集中力量的过程
【小题4】(多选)当前,登月存在一些技术难题,诸如:火箭运载能力不足,月面的探测技术不足以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长时间宇航员生存问题等。为了应对挑战,推动探月工程跨越式发展,可以(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登月阶段的技术难题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科技人员不断攻坚克难
C.坚持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D.坚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别国有益经验
【小题5】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是由党中央领导、集体决策并予以支持的,是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该计划是一个开放合作的国际项目,是为了促进人类共同探索太空而进行的。中国将以自己的步伐和方式,稳扎稳打地推进载人登月计划,实现自己的太空梦想,也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明在学习了中国的探月历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航天已经有一定能力去探索月球这片神秘的领域。”

结合本主题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分析小明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依据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