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采取有效措施,带动人民致富。走进古浪县黄花滩青土坡村综合养老服务福利中心的手工坊,张德莲正和十几位老人们一起编花篮、绣荷包、缝鞋垫,她们一边做手工,一起拉家常聊天,笑容不时洋溢在脸上。

探索“炕头经济”发展新模式手工坊探索出“村党支部+企业+农户”运营模式,由村党支部搭台,提供加工场所和成品展馆,为村民争取各类培训项目,企业负责产品研发、编织培训和对接销售订单,农户利用茶余饭后闲散时间进行编织、刺绣等手工劳动。
激发移民增收致富新动力手工坊针对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利用村部闲置房屋打造手工坊扶贫车间,引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非遗传承人发展手工产业。
生态移民工程青土坡村的移民群众响应政策,从山大沟深的古浪县南部的祁连山区集中搬迁到中部相对平坦的川区黄花滩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

材料二   2024年1月5日,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在梁平区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重庆市要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突破口,按照“集中连片、整体安排,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试点示范、渐次推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坚持“民需、宜居、宜业、和美”四向发力,计划用5年时间推动全市农村面貌全域改善,奋力谱写“千万工程”重庆篇章。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黄花滩青土坡村脱贫致富工程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列举黄花滩青土坡村脱贫致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两项法律纠纷,并进行法律分析。(法律纠纷可以是某个具体的案件,也可以是具体的一类问题;但应言之有理,符合现实状况。)
(3)根据材料二,分析重庆市奋力谱写的“千万工程”重庆篇章中蕴含的思维方法。
23-24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保障各类物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必须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材料一:总书记田间地头,访“真贫”,谋“良方”。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德胜马铃薯配宁夏安格斯牛肉,配一碟盘州火腿,就一壶贵州“人民小酒”,饭后再吃点伊春蓝莓,饮一杯安吉白茶……可爱的网友们用总书记关注和调研过的农副产品,制作出一份“小康菜谱”。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身影总会出现在大棚里、田埂上、秧苗间、牛舍旁,细察深问百姓“脱贫草”“致富宝”。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瞄准市场需求,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才能打好“致富牌”。用特色产业的杠杆,撬动贫困的大山。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市场化之路。在黑龙江伊春蓝莓产业基地,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研究市场规律,防止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市场趋于饱和,影响可持续发展;在调研陕西志丹县糜子酒时,总书记叮嘱要注重打开市场;针对河北马铃薯的发展,总书记要求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用“市场化”之手,才能推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一份“小康菜谱”,一条幸福生活之路。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让幸福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是乡亲们的热切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初心和使命。“小康菜谱”,让更多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的发展机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透过“小康菜谱”,“作于细”而“成其大”的治国方略跃然眼前,而这背后的殷殷关切里,是情系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人民至上的不变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一份“小康菜谱”蕴含着怎样的脱贫方略与不变情怀?

材料二:各地区真抓实干,摘掉“贫困帽”,走上“小康路”。

全国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实例

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白水社区有90%以上的耕地种花椒。34名党员成立“管花椒”的党支部,由花椒党支部牵头外出参观,学习种植经验,改良花椒品种,2019年全村花椒收入2000多万元。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赵庄村利用政府资金投入360余万元,重点建设了赵庄味道、主题客栈、登山线路,集中展示太行山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小吃,门票收入给村民分红,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河南省汝阳县下石庙村因“荒山秃岭困难地,飞鸟掠过无栖树”而造成人口大量外流,近年来汝阳县按照“生态立县”战略,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荒山皆绿,绿树成荫,经济林硕果累累,外迁户大部分回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湖南省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提升到90%以上;云南利用互联网、朋友圈,搭建农民与消费者的直通车,并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消费扶贫让消费者更高尚,让贫困群众获得新的“幸福点”。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2023年以来,甘肃省通过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生态治理、区域联动等,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好、乡风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示范乡镇50个、省级示范村1000个,省级示范市州5个、省级示范县10个。和美乡村创建过程中的亮点见下表。

和美乡村,美在引领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7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对创建行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和美乡村,美在治理村民自治活跃,乡村善治到位,积分制、清单制、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等乡村治理方式运行有力、成效显著。矛盾纠纷化解及时,群众权益保护到位,村务村政廉洁。
和美乡村,美在乡风村里的大小事务由群众广泛商议决定,加强村规民约修订,加大乡贤能人引导约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推进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整治,引导形成崇德向善的乡村良好氛围。
和美乡村,美在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撑点。把“金饭碗”送到村民手里,让村民有了发家致富的希望,更让他们看到了产业振兴和农村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甘肃省是如何奋力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