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中,欧盟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绿色欧洲”计划,并将其作为一项新的增长战略,旨在将欧盟打造成更为现代化、更加公平、资源节约型、具有强竞争力特质的共同体。经欧洲理事会批准,欧盟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针对“绿色欧洲”计划,欧盟推出了“绿色新政”,但欧盟成员国对新政的议程态度不一,如德国和北欧三国积极响应,而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及其公民似乎并不支持——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甚至经常呼吁降低气候和能源政策目标。2024年以来,欧盟各国农民的抗议几乎席卷大多数国家,表达他们对欧盟绿色环保计划的不满。在欧洲议会选举即将于6月拉开帷幕之际,欧盟各国右翼政党都在利用农民的愤怒,为其赢得优势。雄心勃勃的“绿色欧洲”计划,如今却举步维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绿色欧洲”计划为何起初雄心勃勃,如今却举步维艰。
2024·江苏·二模
知识点: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政党的产生与性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早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我国就与美国、法国发表了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形成了气候谈判中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共识。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巴黎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达成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作出历史性贡献,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承诺,我国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一目标彰显了中国重信守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的这些承诺和行动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点赞”。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的承诺和行动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点赞”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材料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要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的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法律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以严格、公正、精准、高效的执法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要加强有关“双碳”目标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风气。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上各项要求的《政治与法治》依据。

材料二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国。中国将继续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中国将与各国一道,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二,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进行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