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关键。2024年3月1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关于《条例》的出台,某班政治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

▲2023年4月17日,浙江省委召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擂战鼓、振士气,对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做出全面部署,拟将通过立法来加强。

▲2023年5月,为进一步做好条例的起草工作,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集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意见建议。

▲2023年9月,《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全文公布,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9月、11月、12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三次审议。审议前后,赴市县、外省、香港地区和国外调研、考察,通过网络公开、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2024年1月24日,浙江省政协讨论《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会场上,委员们深入讨论、积极建言。

▲2024年1月26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任选三个主体,阐释其在《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3-24高一下·山东泰安·期中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2020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编纂民法典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众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优势。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1)良法善治是法治的本质内涵,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过程说明应如何制定良法以保障善治。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你将如何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某中学高一年级的李山同学特别关注该法,搜集了以下资料:

2022年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列入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3年4月26日至5月25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734位网民提出的3285条意见,收到来信61封。

2023年6月26日:草案第三次审议稿拟增加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等内容。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的重点群体是残疾人、老年人,同时强调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应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原则。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本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2)构建无障碍环境需要凝聚社会合力,请针对如何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这一问题,从不同政治主体角度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