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实施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人次绿色发展人才;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工业、农业、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试点项目……中国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携手世界各国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的出发点。
2024高三下·辽宁·专题练习
知识点:国际关系民主化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格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全球金融治理

积极推动各国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重点支持地区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倡导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以全面深化经贸、财经、创新、数字经济、减贫脱贫等合作为抓手,加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战略协作。

全球安全治理

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广泛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筑起一座座和平丰碑。

全球卫生治理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变革,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全球环境治理

主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世界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100多个国家合作,实施一系列生物多样性合作项目。

全球数字治理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领域的规则制定、议程设置、机制创设等。推动通过《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支持联合国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全球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治理与合作。

……

……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其鲜明特点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新征程上,无论是补齐发展短板,还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材料二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实施200多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外项目;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人次绿色发展人才;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工业、农业、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试点项目……中国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携手世界各国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阐述美丽中国建设的思路。
(2)结合材料一,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的出发点。
(4)中国以实际行动同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推动了国际生态文明的创新和发展。某学校决定举办“我国推动国际生态文明创新成就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为该展览撰写前言。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