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先立后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先构建新机制、新体制,再废除原有的机制、体制;二是先把新动能、新产能培育起来,让它站住脚,再削减和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供应体系。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推动改革。都应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大刀阔斧地“破”,彰显的是改革魄力;统筹谋划地“立”,展现的是改革智慧。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的框架与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探索一条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路径,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

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先破后立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法。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不突破旧体制的藩篱,新体制很难建立起来,改革只有选择先破后立、大破带来大立。

(1)结合材料,选用一个恰当的辩证思维方法,阐明“先立后破”中蕴含的改革魄力与智慧。
(2)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都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选择。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024·山西朔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矛盾的特殊性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转变思维促发展】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先立后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先构建新机制、新体制,再废除原有的机制、体制;二是先把新动能、新产能培育起来,让它站住脚,再削减和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供应体系。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推动改革,都应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大刀阔斧地“破”,彰显的是改革魄力;统筹谋划地“立”,展现的是改革智慧。

(1)结合材料,选用一个恰当的辩证思维方法,阐明“先立后破”中蕴含的改革魄力与智慧。

【手中有粮心不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2023年以来,受极端天气多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动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名词点击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渐变过程,其间存在新旧动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当前,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推动改革,都应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先立后破”就是指在推进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先建立起必要的制度和规则,然后再逐步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立”,就是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破”,就是敢于破除旧有的经济增长路径,突破瓶颈制约,破除各类阻碍经济增长的堵点。

安徽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北京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黑龙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2024年1月各地纷纷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路线图”。

(1)结合材料,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角度,阐述我国应怎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运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知识,分析“先立后破”蕴含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