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7

百年风雨 砥砺前行

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沧桑巨变。从当年的积贫积弱、受人欺凌,到现在的国强民富、屹立东方,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伟大的“中国梦”展现出光明前景。

【小题1】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奴隶社会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但是它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很大提高。由史实可见,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应当看(       
A.是否存在着阶级
B.是否存在着剥削
C.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存在着私有制
【小题2】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是(      )
【小题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
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小题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一“伟大飞跃”的历程是: ____________。(请按照时间先后填写序号)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小题5】下表是某同学整理“改革开放历程”的笔记内容。需要修改的是(       )

序号

时间

重要会议

重要内容

A

1984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B

1992年

党的十四大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2017年

党的十九大

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AB.BC.CD.D
【小题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请根据对应关系将以下内容进行匹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B中国共产党领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C“五位一体”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24高二下·上海·期中
知识点: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从“一五”到“十四五”:中国之治的密码

五年规划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制定目标和方向。1955年7月30日,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五”计划。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时间跨越近70年,中国共实施完成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小题1】(多选)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假如你是一名出席党的八大的代表,在本次会议上你能够看到的内容有(     
A.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转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C.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当前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小题2】“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一五”计划是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A.一化三改B.逐步实现社会化主义工业化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小题3】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力量发展是(     
A.农业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D.重工业
【小题4】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以下对探索表述正确的是(     
A.学习马克思主义B.学习苏联模式
C.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D.另起炉灶,独树一帜
【小题5】(多选)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A.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D.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小题6】“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小题7】五年又五年,一棒接一棒。五年规划又有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实现了超大规模国家发展的统筹协调,确保了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展现着“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
综合学科内容,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100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走得对、走得通,而且必将通往更加光明的未来!

【小题1】1883年3月,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C.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论
【小题2】(多选)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主要原因有(     
A.封建统治基础牢固,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具有推进作用
B.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D.中国工人阶级势力过于强大,资本主义没有发展空间
【小题3】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以下三种认识中,你会选择哪一种?结合上述材料,综合所学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我选择的选项是_________(填写A、B或C,并说明理由)。
【小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产生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与之重点回答的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将下列内容进行正确连线:
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重点回答的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①邓小平理论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小题6】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到建国一百年时,我国要实现的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C.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小题7】(多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C.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小题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以此为论题,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列出两条论证提纲。

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一切伟大的历史都是在继往开来中书写,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在接续奋斗中结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和社会主义革命,从此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不断发展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中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小题1】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准确的说法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落后的工业国C.落后的农业国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题2】回顾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
【小题4】百年汽笛声声催,回想昨日光荣行。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们沿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登上南湖红船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中国共产党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迅速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
②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使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6】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小题7】中学生小朱为了参加建党百年党史竞赛,整理了下列六个重要事件。从时间顺序来讲,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改革开放;
④新中国的建立;
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小题8】某校开展“青少年学党史”课本剧展演活动,他们想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历程,该表演队的党史故事可能是关于(     
A.武汉抗疫时的逆行者和抗疫精神B.时代楷模张桂梅和脱贫攻坚精神
C.长征时“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D.改革开放故事和改革开放精神
【小题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小题10】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D.实现“一化三改”
【小题1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二大
【小题12】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
收入(元)133160191223270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小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请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与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基本问题
①邓小平理论A.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