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月22日,西安公安经开分局发布通报称,一男子在单位微信工作群内网暴前女友,被西安经开公安刑事拘留。一年前,男子刘某与同单位的一名女同事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二人又因感情问题导致分手。事后刘某对这名女同事怀恨在心并产生报复心理。2024年2月,刘某将自己曾经拍摄的与女同事亲密视频、照片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中,该工作群有成员近百人,给受害人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造成极其恶劣影响。同时刘某还将视频上传至某视频APP平台中,因未通过网站审核期被公安机关及时制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就在准备提出一份相关议案,希望推动制定《反网暴法》,从根本上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呼吁出台一部完整的《反网络暴力法》。他认为,要把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信用责任、联合惩戒关联起来,包括预防和传播生态治理。

遏制网暴,必须让网络施暴者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网络暴力的侵害行为侵犯了公民哪些权利?他们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23-24高二下·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知识点: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等规定,以有效措施督促网络平台积极配合加大网络暴力治理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及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政策原则…及时研判,用针对性的举措、有力度的惩治,更新细化政策,适时填补“空白”,多维度整治乱象。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遏制网络暴力,既要个体约束自我,也要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引导,守住道德底线,划定法律红线。同时以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加强由事前、事中到事后的全链条协同治理。通过这些“组合拳”,让网暴失去存在的土壤。

治理网络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网络文明也需久久为功。要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里提到,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请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形成预防网暴的合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以反映电信诈骗为主题的电影《孤注一掷》上映后,电信诈骗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诈骗有剧本

网络刷单诈骗: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杭州市陈某在网上认识一陌生人,对方称可以带他“刷单”,随即发一个平台链接给他。在陌生人的“指导”下,陈某向平台充值3100元,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4026元。陈某尝到甜头后,准备大干一场。随即陈某下手一个“大单”,但任务完成后,却发现提现失败。

反诈有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9月2日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规定:打击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适用本法。境外的组织、个人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或者为他人针对境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帮助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和追究责任。

反诈有平台

国家反诈中心是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合成作战平台。2021年2月1日,国家反诈中心正式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五家新媒体平台。2021年6月17日,公安部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努力为人民群众构筑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已向用户发送预警2300万次,接受群众举报涉诈线索65万条,在防范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推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在网络刷单中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并说明应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反诈中心如何有效反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