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6
某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该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全国首例蚯蚓保护公益诉讼案。检察机关诉请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唆使村民非法捕捉、收购、加工、销售野生蚯蚓的违法行为,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177390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38655.1元,承担鉴定费10000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法院审理后当庭宜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此案涉及原告与被告不是平等民事主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B.此案为公诉案件,被告必须提交答辩状,否则影响案件的审理
C.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越正当界限,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法院当庭宜判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案件的公开程度
23-24高二下·河南郑州·期中
知识点: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蚯蚓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生物耕耘者”,是保障土壤健康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2022年8月26日,某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该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全国首例蚯蚓保护公益诉讼案。检察机关诉请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唆使村民非法捕捉、收购、加工、销售野生蚯蚓的违法行为,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177390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38655.1元,承担鉴定费10000元,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法院审理后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此案为民事诉讼,诉讼主体平等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②此案为公诉案件,被告人因欠缺专业知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③此判为一审裁判,不会生效,当事人若不服,有权提起上诉
④民事权利有限制,民事主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2022年,一场由“国家队”指挥的“蚯蚓保卫战”全面升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立法“维护生物多样性”;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黑龙江、江苏、贵州等地线上线下同步部署“蚯蚓保卫战”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野生蚯蚓保护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通知》,要求迅速排查整治非法捕捉、收购、加工野生蚯蚓行为,进一步规范蚯蚓利用管理,引导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②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助力生态环境建设
③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实现社会有效治理
④政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