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6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日,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围绕“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重点内容,对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确定与细化。例如,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明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原因。
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
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对内职能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五条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四十二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案例】某代练平台以“发单返现金”、设立专区的形式,引诱、鼓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商业化、规模化的游戏代练交易,未成年玩家可通过承接订单不受时段、时长限制进入游戏系统,并因此绕开“防沉迷”机制进入游戏赚取费用。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代练平台的行为,增加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风险,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并依法予以严厉惩罚。

结合案例,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如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