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如何让他们安身又安心,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规定,在南京行政区域内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同时可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有权依法参加居住地人民代表大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职工大会选举等,参与居住地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凭借这张证,流动人口可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7项权益,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等9项便利。未来,居住证的使用功能和服务便利还将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在南京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度将进一步提高。从安身到安心,南京温情值得期待。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阐释南京温情背后体现的政治道理。
23-24高一下·黑龙江双鸭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对内职能人民民主的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公共服务措施,让身处“流动时代”的人们心里更加踏实。流动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提质“流动时代”公共服务,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常住地政府法定职责。

针对流动人口在S市居住时间较短,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保障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S市人大常委会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草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S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重点规范S市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突出“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条例规定在S市行政区域内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同时可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7项权益,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等9项便利。该市公安机关把涉及流动人口的11大类、27项基本公共服务,逐项对照条例规定进行有效衔接,为基层单位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精准指导,让异乡人从安身到安心成为新市民。


(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说明《S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制定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让身处“流动时代”的人们心里更加踏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公共服务措施,让身处“流动时代”的人们心里更加踏实。流动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提质“流动时代”公共服务,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常住地政府法定职责。

针对流动人口在S市居住时间较短,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保障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S市人大常委会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草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S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重点规范S市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突出“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条例规定在S市行政区域内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在申报居住登记的同时可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7项权益,以及办理出入境证件等9项便利。该市公安机关把涉及流动人口的11大类、27项基本公共服务,逐项对照条例规定进行有效衔接,为基层单位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精准指导,让异乡人从安身到安心成为新市民。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S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制定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让身处“流动时代”的人们心里更加踏实。
(3)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乡土中国”正加速向“流动中国”演进,“流动”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请你以“全面依法治国,守护‘流动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