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复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8

热辣滚烫的春节影视

2024年我国春节档影视市场堪称“热辣滚烫”,不仅成了“史上最火春节档”,而且一系列影视节目也获得了正面评价和热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窗口。

【小题1】影视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这句判断的句式是(     
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小题2】国家电影局联合11家金融机构在202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看电影过大年”的优惠观影举措,11家银行共投入超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补贴观影;上海、北京等多地均推出了“发放优惠券、购票立减”等形式多样的惠民让利观影举措。这些举措都为观众购票等电影消费带来了优惠。对此举措的传导效应描述正确的是(     
A.降低贷款利息→发放观影优惠券→票价降低→增加购票需求
B.增加影片供给→减少了购票压力→票价降低→增加购票需求
C.降低票价→减少购票压力→增加购票需求→提升了观影热情
D.增加购票需求→降低票价→减少购票压力→提升了观影热情
【小题3】今年春节期间,《热辣滚烫》《繁花》等诸多影视剧点燃了人们观看热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多选)电视剧《繁花》的热映,再度点燃了“Citywalk(城市行走)热”,带火了一连串文旅消费打卡地和特色餐饮店。伴随着“繁花热”,申城文旅消费迎来一波小高潮。这启示我们,优秀的影视作品(     )
A.通过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来服务社会,推动其发展
B.以其生动的情节,成为了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C.借助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源于社会生活,对社会经济具有潜在或深远影响
(2)(多选)春节热映的电影《热辣滚烫》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以“爱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精神特质打动了观众,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可见,该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     )
A.体现时代特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B.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传播了正能量
C.作品的感染力强,技术手段和方式先进
D.话题很新颖,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3)电影《热辣滚烫》获得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该影片能够突围,与主人公在近两年内潜心投入改变体型、创作电影的态度让“瘦身话题”得以成立并拥有广泛的谈论度有关,因此,影视剧创作只要创作者和演员自身不断努力,并坚持自身的个性特色,就能获得成功。
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容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
【小题4】今年我国春节档影片总票房和总观影人次均打破记录,表现亮眼。观众小王在观看某部热播电影时,对其进行“屏摄”(看电影时对着银幕拍照),并打算上传至某网站进行收费传播。如果你是小王的家人,你会如何劝说。
2024·上海崇明·二模
知识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尊重知识产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深耕文化精品创作

加快推进“精品内容”核心战略,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持续打造具有东方审美意蕴、中国审美气派和新时代审美风范的文化自信自强的样本。

【小题1】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繁花》狂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11个奖项,央视剧评对《繁花》给予了高度评价。
(1)《繁花》深入挖掘上海的地域文化,真实再现上海的小巷、弄堂、石库门等独特风貌,从而为剧情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在《繁花》剧中,“三来一补”、创汇、股票认购权证、循环信用证等现在看起来或许陌生的字眼却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它们见证了我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加入世贸组织
B.实行改革开放
C.共建“一带一路”
(3)《繁花》出品方除中央电视台、上影集团国有文化企业以外,还有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繁花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民营文化企业的身影。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
A.是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力量
B.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小题2】国家电影局联合11家金融机构在202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看电影过大年”的优惠观影举措,11家银行共投入超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补贴观影;上海、北京等多地均推出了“发放优惠券、购票立减”等形式多样的惠民让利观影举措。这些举措都为观众购票等电影消费带来了优惠。对此举措的传导效应描述正确的是(     
A.增加影片供给→减少购票压力→票价降低→增加购票需求
B.增加购票需求→降低票价→减少购票压力→提升观影热情
C.降低票价→减少购票压力→增加购票需求→提升观影热情
【小题3】2013年12月,第二十九届豫园灯会在法国巴黎与中国上海同日点亮华灯,共同喜迎2024年新春。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法国豫园灯会作为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之一助推了中法关系的发展。中法关系的发展表明(     
A.坚持独立自主,以共同发展作为出发点推进两国合作
B.拓展共同利益是中法关系持续深化的重要推动力
C.践行双边主义是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大势的内在要求
【小题4】(多选)红色经典在一代代人的再创造与再欣赏中,迸发时代活力。近年来,改编自同名经典电影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融入红色文化、浪漫情怀、谍战元素,用崭新的叙事手段“圈粉”当代观众。民族歌剧《沂蒙山》、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评剧《革命家庭》、京剧《红军故事》和锡剧《烛光在前》等类型多元、题材各异的原创作品,也通过创新表达,让红色题材更红火。这告诉我们(     
A.只要文化作品具备创新性就能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撑
B.文艺作品取得成功必须将现实题材作为首要因素
C.优秀作品是在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孕育和创作的
D.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小题5】(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是(     
A.清华大学公布第十三批战国竹简整理与研究工作成果
B.以AI技术再现古诗词的动画片《千秋诗颂》登陆央视
C.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于上海亮相
D.杭州亚运会以良渚玉琼等文化元素设计出独特的奖牌
【小题6】今年五一假期海外维和题材电影《维和防暴队》热映,观众小李在观看该电影时,对其进行“屏摄”(看电影时对着银幕拍照),并打算上传至某网站进行收费传播。如果你是小李的家人,你会如何劝说。
(相关链接: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放映权等: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坚持广大人民群众是一切文化创造创新的主体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小题1】(多选)“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格,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一个人与不一样的人在一起会出现不一样的价值,一个人在不一样的平台中价值也不一样。”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C.物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一定客观条件
【小题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小题3】(多选)《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的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党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事迹和模范人物;规定了重要纪念日、及节日都将举行仪式活动增进家国情怀。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因为爱国主义(     
A.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B.传承坚定的文化信仰,充分体现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C.发挥教化育人功能,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有重要意义
D.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小题4】(多选)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该作品的成功在于(ㅤㅤ)
A.换一种方式学习诗词,拓宽了诗词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B.通过现代技术和中式美学的融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然一新
C.坚持把经济效益放首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用荧幕化的呈现打通文化基因,实现观众与中华优秀文化共情
【小题5】(多选)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其基本特征是(     
A.求同存异B.源远流长C.独领风骚D.博大精深。
【小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10月15日至17日,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梦•让农民出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隆重举办。此前滁州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农民歌会。

材料一: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基础将更加稳固,农民朋友更加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农民歌会的举办无疑顺应这一期盼。滁州以歌为媒,广交四海客商。前四届农歌会期间,滁州共签约项目324个,总投资额达1069.1亿元。农民歌会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将会进一步带动滁州影视城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场文化盛宴,带来经济的迅猛快速发展。

材料二:本届中国农民歌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农民当主角,顺应农民的精神追求,呼应群众的文化期待,扎根深情的大地,深入火热的生活,以农村为舞台、以“三农”为题材,创新内容形式、创新题材体裁、创新展现方式,进一步突出“农”字特色,彰显了农村传统特色文化,展农民风采、颂农村新貌,为农村放歌、为时代喝彩,把群众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引领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文化、农民艺术不断繁荣发展,坚定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农民歌会的价值所在。
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本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佳作频现。屡创纪录,中国电影市场在龙年伊始迎来“开门红”。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达80.16亿元,总观影人次1.63亿,总放映场次达到约400万场,这三项关键数据创下中国影史新高。今年的春节档,喜剧、运动、动画等多种风格电影上映,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相比往年来讲,今年定档的影片跟春节档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更为契合;国家电影局也联合了11家金融机构在春节期间投入数字人民币观影消费补贴超过3000万元,通过满减、领券、数字红包等方式为电影消费带未实实在在的优惠。

材料二   今年春节档因为某位公众人物拍摄电影院大屏的图片发布社交平台为电影宣传,引发了对于电影“盗摄”的热议。对此,国家版权局、官方媒体、春节档电影出品方以及多位业内人士进行反对电影“盗摄”宣传。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在春节档反对“盗摄”的科普宣传了,2021年,百余位电影人曾共同发起了一项拒绝盗摄的倡议活动。去年,七部影片集体发布及对盗摄的海报,以各自的语气和立场劝诫观众,拒绝“盗摄”。我国法律虽已经明确指出在影院录音录像属违法行为,但法条对于影院拍照的行为的定性其实还不清晰,有待法律界、电影界人士共同厘清“看电影发朋友圈”、“发微博”等行为的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31条“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春节档电影票房取得亮眼成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加强反对电影“盗摄”的倡议的法治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