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4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指出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

材料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正值人类命运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积极响应与支持。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明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动力,也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示范了可行性路径。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较为系统地解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是运用历久弥新的中国智慧为全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审慎提出的中国方案。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该倡议聚焦“四个共同倡导”核心理念,回答了在全球不同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能够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些什么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交流互鉴”这四个目标导向的重要命题,进一步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可行性,为人类社会最终向何处去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启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贯彻“先立后破”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对“三大全球倡议”加以说明。
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
知识点: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发散思维的方法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为此,他提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分别回答了“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能够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什么内容”“如何实现交流互鉴”四个维度的问题,具有科学系统的逻辑统一性。全球文明倡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寻求智慧、凝聚力量,推动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与责任担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2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介绍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11月份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从主要宏观指标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生产和需求指标继续稳中有升。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是5.2%,保持总体稳定,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总的来看,11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逐步落地,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材料二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对“三大全球倡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尤其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的心声;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安全理念,重视综合施策,坚持合作之道,寻求可持续安全,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智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所有国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1)有记者问:“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如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假如你是新闻发言人,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进行回答。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因何提出“三大全球倡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